管理与服务,如何统一(服务与管理并行)

 2024-03-27  阅读 285  评论 0

摘要:人们常说“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知易行难,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两者关系并非易事,而这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又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基层干部的看法。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到底应如何在实践中将它们统一起来?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编者 一张“西瓜地图”改善干群关系 转变理念解难题 私

管理与服务,如何统一


人们常说“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知易行难,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两者关系并非易事,而这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又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基层干部的看法。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到底应如何在实践中将它们统一起来?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编者 一张“西瓜地图”改善干群关系 转变理念解难题 私下听到一些基层干部抱怨:与过去相比,现在群众越来越难管了,不论我们说什么、怎么说,一些群众就是听不进去,一心想着把你顶回去。其实,对于基层干部来说,管理与服务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核心在于是不是真心为了群众,如果用服务的理念去做管理的事情,群众自然欢迎。 转变理念成本低,但收益大。济南城管提出了从“为城市管理人民”向“为人民管理城市”转变,一个理念变出了一幅干群关系的新面貌。每年夏天,济南附近很多瓜农都要进城卖西瓜,随处摆摊、乱扔瓜皮,妨碍交通、影响市容。过去的办法就是赶,不许卖,追着到处跑。转变理念后,济南城管到郊区调研,了解西瓜产量,估算进城卖瓜的瓜农数量,然后到居委会,研究哪些点可以作为卖瓜的点,最后画出一个“西瓜地图”,送到瓜农手里,告诉他们在这些点是可以卖的,不仅不罚款,而且不要钱。一张“西瓜地图”既让瓜农安心地卖瓜,也让城里人可以吃到新鲜的西瓜,困扰多年的难题得到了化解。 群众是基层干部最硬的后台,只有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才能让你安稳地坐在台上。“西瓜地图”的例子说明,基层干部要善于转变理念,真心把群众当作服务的对象,而不是当成管理、管制的对象。在服务老百姓时,只要把立场向群众转一转、感情向群众靠一靠,多一些换位思考,多想管用的服务招数,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山东昌邑 岳光东 高阳县五年没有一起进京、赴省城集体上访事件 服务可作“药引子” 我是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当前,信访维稳工作被称为基层管理中最棘手的工作之一,以至于一些地方和单位常常把接访当成“截访”。然而,我县近5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进京、赴省城集体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探其秘诀,从事了10多年信访工作的信访室主任给出了答案:要想管理好,就必须把服务当作管理的“药引子”。 的确,中药即使再好,如果没有“药引子”辅助,也很难发挥疗效。为方便群众上访,信访室门旁安装了醒目提示牌,并在工作时间开门“迎访”。有群众上访,接访人员起身相迎,先请坐,再上茶,化解上访者身上的怒气、怨气。接访时与上访者面对面而坐,先倾听,后分析上访者说的每一句话。做到有问必答、有访必复、有案必查。对上访者合理、合法要求,积极协调,限时办结;对个别无理取闹者,动之以情,晓之以法,服之以理。通常情况下,上访者大多是怒气冲冲来,面带笑容去。 不仅如此,信访室还利用农村群众工作站,定期派干部下基层工作站主动“寻访”,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通过为民办实事、好事,排民忧、解民难、纾民困、帮民富,不仅及时排除了进京、赴省城集体访的隐患,而且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其实,不仅是信访工作,基层工作都应该奉行“把服务当作管理的‘药引子’”的理念,重视服务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用服务促进管理、提升效果。 河北高阳 赵艳生 一个后进村如何改变面貌 用尊重赢取信任 我在农村工作期间,常到一个后进村去。之前那里居民分散、交通不便、产业落后,换届时群众就陷于宗族派系的争斗当中。当地党委政府时常派出工作组帮助村“两委”换届,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造血扶贫,但多年来依然无法调整好产业结构,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也降得厉害。后来,当地党委政府调研后发现,原来工作的症结并不是党委政府不作为少作为,反而是插手了太多的村级事务,强加的管理和服务引起了群众的反感。此后,当地党委政府变“领导”为“引导”,对待村“两委”班子换届或产业发展等,充分尊重民意,帮助群众选出他们要的村“两委”成员,急其所需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结果不出两年,当地的农业产业越做越红火,矛盾纠纷少了,群众收入增加了。 有的农村干部爱把自己当“管权管事管人”的领导,总认为我是领导,我为你服务了,你就得听我的,你就得按照我的安排去做。殊不知,这样的认知和做法不但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反而影响了团结和发展。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要给予群众充分的尊重,要让群众也变成管理者,帮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事务,而不是越俎代庖去代管他们的事务,让群众成为被动的受管理者。不能让群众被动地接受不必要的服务,也不能让群众觉得是在接受施舍,而是要以诚挚的真心让群众感觉到服务的目的是在帮助他们,在授之以“鱼”的同时还要授之以“渔”,这样,群众才能相信你、才会支持你。 广西贺州 李永强 政府保护环境“毁粮”与百姓种林地无本质冲突 畏民”不如“为民” 基层干部是要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之难尤其体现在处置各类冲突上。曾听过乡镇工作的同志诉苦:按照规定,严禁在林地上种植农作物,一旦有人违规种植,不仅要全部处理掉,情节严重者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就是这尽人皆知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起来却难上加难。有人在林地里种上了粮食,且屡教不改。于是,乡镇的干部每年都不得不“毁粮”,毁粮时老百姓哭着闹着甚至吵着要上访告状。面对此景,除了出言劝服、厉声喝止之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由此有的基层干部总结,和老百姓打交道真打怵啊! 笔者以为其实不然。拿这个例子来说,政府“毁粮”是要保护环境,为了谁?老百姓;老百姓种林地是想多出粮食,为了啥?富起来!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实质冲突。如果给老百姓找到了致富新路,利益更大,谁还冒犯罪的险毁林开荒?以此类推,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只是单纯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冲突,而是基层干部在加强管理和服务群众这两点上没有两手抓、两手硬。 有的干部之所以会“畏民”,也是知道老百姓不服自己,自己没有“话说民听”的本事。反过来,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谁都会买账。由此可见,“畏民”不如“为民”,多从群众的立场想法子,让群众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样的基层干部必然受欢迎。 吉林梅河口 王慧莹 临安市为山核桃产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先优服务再优管理 基层干部处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固守“管”的思路既过时又空洞,结果是根本没法管;只有先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山核桃是浙江临安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以往因采摘山核桃而意外伤亡、纠纷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管理一度成为一道难题。当地反思后认为主要是服务不到位,农民为防盗采不得不夜宿山林、为抢上市时间往往未成熟就采摘,摩擦多、收益低。找到症结后,当地统一组织巡逻护林、统一采摘日期,并从山核桃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直到销售渠道、意外保险等,都给予“保姆式”服务。于是,农民自觉自愿地接受统一管理,问题迎刃而解。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党委政府把服务都送上门了,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服务是一根感情的纽带,也是管理的“牛鼻子”。从管理到服务,是干部工作思路的一种飞跃。把管理理解为管与被管的关系,容易使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距离感;而把服务前置,放低干部身段,抬高群众位置,则体现了一种公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诠释了党的干部的宗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建立在为群众搞好服务基础上的管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浙江杭州 徐承坪 敢唱“黑脸”打击违规建房扭转乱建房局面 莫以服务名义忽视管理 我是个基层公务员,在乡镇呆过5个多年头。常听人说,乡镇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为群众更好地服好务。这没有错,但也不能以服务的名义,逃避管理的职责。不能说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一切为了群众,就对“服务”进行片面的理解,以为“服务”就是一味地讨好、迁就一部分人,就是遇到难题绕道走、碰到矛盾踢皮球、面对歪风皱眉头,对一些违反政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我原来工作的乡镇,有个别村的村民占用耕地建房,把房子建在道路两边农田里,个别村干部对这种现象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进行包庇、袒护、纵容,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是服务,反而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造成工作被动。后来对该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新任书记在宣讲保护耕地政策重要性的同时,敢用“狠劲”、敢唱“黑脸”、敢于“打击”,加大对违规建房的管理和执法力度,扭转了乱建房的局面。 既要服务好群众,又要抓好管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小撮”,而是让绝大多数的群众满意。因此,基层干部要谨防以服务之名义忽视管理,在管理与服务并重中维护和发展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江西高安 丁伟 小区绿化带存废之争折射管理服务统一难题 关键在于站位 某动迁安置小区的围墙外有一小段绿化带,平时缺少养护,杂草丛生。小区里的居民于是动手开垦,种上了一茬茬蔬菜,长势不错,也算一道风景。但最近小区贴出通告,说这些农作物有碍环境卫生,要求居民自行清除,否则社区干部将带队整治。居民们想不通了:为什么自己开垦点说是绿化实则杂乱的荒地,社区干部就要管;但贴着小区围墙有商户肆意毁绿,甚至改变围墙原貌,侵占小区土地,社区干部却不阻止? 这只是件小事,但折射的却是基层干部在处理管理和服务关系上的站位问题。作为社区干部,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应是他们的本职。但如果站位发生偏移,就可能出现服务不周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围墙外的那些农作物,要是一开始社区干部就能服务周到、养护好绿化,那么还会有整治的后话吗?再好比商户毁绿、侵占小区面积的问题,要是社区干部适时管理,第一时间上前阻止,那么居民还会“挑刺”吗? 可见,基层干部要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关键就在于站位。只有站对了位置,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尽心尽职地服务为民,基层干部的公信力才会随之上升,基层管理也必然日臻成熟。 上海浦东 俞颂雍 干部要同村民打成一片,但坚持政策不能打折扣 入乡“随俗”不可“随便” 好友在一个偏远山区的乡镇派出所工作,他常抱怨说,一部分基层干部最怕同村民打交道,在处理村民纠纷,调解社会矛盾时,生硬地执行政策,村民不买账,顶牛、撒泼、抬杠等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后果是坚持了政策,丢掉了民心;而另一部分基层干部却同村民打成一片,处理起问题来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是在坚持政策上却存在打折扣、擦边球的情况。 其实,入乡随俗与坚持政策并不矛盾,密切干群关系同降低政策的原则性也没有必然联系。基层干部在面对居民群众时,首要的是融入到居民群众中去,真正做到方言俚语不离口,务实服务不离手,摒弃官气,沾足民气,同老百姓打成一片,真正将自己变成“就是那个村里的人”,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百姓的支持拥护。其次,要有敢于坚持政策的风骨,基层干部既是服务者,也是管理者,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是通过基层干部执行落地的。在解释政策时,要将生硬冰冷的政策规定,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接受的语言,转化为群众切身相关的具体事实。在执行政策时,既要合法,更要合理,坚决依据政策法规办事,不可随便给政策瘦身,给规定松绑,给法规减压,绝对不能因私情而废公理,因一人而损集体。因此,基层干部既要入乡随俗融入群众,又要坚持原则,动真碰硬,争取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重庆渝中 胡传龙 读者感言 管理与服务,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在依法办事、用刚性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站在百姓角度,切实为百姓服务,发展的步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江西九江 付冬民 管理是艺术,服务是宗旨。二者看似相互独立,但实质上密切联系。管理如船,服务如水,只有将服务水平提高了,管理才能跟着水涨船高,才能沿着正确的航道快速前行。 ——山东邹平 刘刚灵 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基层干部要经常换位思考,多为群众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要在管理中保持公道正派,不做亲疏远近、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等让群众骂的事情。 ——北京昌平 孙富强 服务是促进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让服务走在管理的前边,让服务成为管理的润滑油、催化剂,才能使得管理顺畅自然和谐有序。 ——山东临沂 高平熙 服务和管理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落脚点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如果连服务都难以到位,群众如何把你当“自己人”? ——湖北孝感 印言 无论是抓管理,还是强服务,群众就看干部能不能出于公心。出于公心管事的干部,敢担责,敢破难,原则面前不绕弯子、不讲情面,再执拗的群众也能理解。 ——浙江建德 程建全 老百姓并不是不讲理,他们之所以对某些管理产生“抵触情绪”,跟生硬的管理手法有一定关系。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加入真情服务这个“润滑剂”。 ——云南保山 殷铖君

人们常说“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知易行难,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两者关系并非易事,而这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又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基层干部的看法。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到底应如何在实践中将它们统一起来?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编者 一张“西瓜地图”改善干群关系 转变理念解难题 私下听到一些基层干部抱怨:与过去相比,现在群众越来越难管了,不论我们说什么、怎么说,一些群众就是听不进去,一心想着把你顶回去。其实,对于基层干部来说,管理与服务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核心在于是不是真心为了群众,如果用服务的理念去做管理的事情,群众自然欢迎。 转变理念成本低,但收益大。济南城管提出了从“为城市管理人民”向“为人民管理城市”转变,一个理念变出了一幅干群关系的新面貌。每年夏天,济南附近很多瓜农都要进城卖西瓜,随处摆摊、乱扔瓜皮,妨碍交通、影响市容。过去的办法就是赶,不许卖,追着到处跑。转变理念后,济南城管到郊区调研,了解西瓜产量,估算进城卖瓜的瓜农数量,然后到居委会,研究哪些点可以作为卖瓜的点,最后画出一个“西瓜地图”,送到瓜农手里,告诉他们在这些点是可以卖的,不仅不罚款,而且不要钱。一张“西瓜地图”既让瓜农安心地卖瓜,也让城里人可以吃到新鲜的西瓜,困扰多年的难题得到了化解。 群众是基层干部最硬的后台,只有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才能让你安稳地坐在台上。“西瓜地图”的例子说明,基层干部要善于转变理念,真心把群众当作服务的对象,而不是当成管理、管制的对象。在服务老百姓时,只要把立场向群众转一转、感情向群众靠一靠,多一些换位思考,多想管用的服务招数,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山东昌邑 岳光东 高阳县五年没有一起进京、赴省城集体上访事件 服务可作“药引子” 我是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当前,信访维稳工作被称为基层管理中最棘手的工作之一,以至于一些地方和单位常常把接访当成“截访”。然而,我县近5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进京、赴省城集体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探其秘诀,从事了10多年信访工作的信访室主任给出了答案:要想管理好,就必须把服务当作管理的“药引子”。 的确,中药即使再好,如果没有“药引子”辅助,也很难发挥疗效。为方便群众上访,信访室门旁安装了醒目提示牌,并在工作时间开门“迎访”。有群众上访,接访人员起身相迎,先请坐,再上茶,化解上访者身上的怒气、怨气。接访时与上访者面对面而坐,先倾听,后分析上访者说的每一句话。做到有问必答、有访必复、有案必查。对上访者合理、合法要求,积极协调,限时办结;对个别无理取闹者,动之以情,晓之以法,服之以理。通常情况下,上访者大多是怒气冲冲来,面带笑容去。 不仅如此,信访室还利用农村群众工作站,定期派干部下基层工作站主动“寻访”,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通过为民办实事、好事,排民忧、解民难、纾民困、帮民富,不仅及时排除了进京、赴省城集体访的隐患,而且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其实,不仅是信访工作,基层工作都应该奉行“把服务当作管理的‘药引子’”的理念,重视服务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用服务促进管理、提升效果。 河北高阳 赵艳生 一个后进村如何改变面貌 用尊重赢取信任 我在农村工作期间,常到一个后进村去。之前那里居民分散、交通不便、产业落后,换届时群众就陷于宗族派系的争斗当中。当地党委政府时常派出工作组帮助村“两委”换届,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造血扶贫,但多年来依然无法调整好产业结构,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也降得厉害。后来,当地党委政府调研后发现,原来工作的症结并不是党委政府不作为少作为,反而是插手了太多的村级事务,强加的管理和服务引起了群众的反感。此后,当地党委政府变“领导”为“引导”,对待村“两委”班子换届或产业发展等,充分尊重民意,帮助群众选出他们要的村“两委”成员,急其所需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结果不出两年,当地的农业产业越做越红火,矛盾纠纷少了,群众收入增加了。 有的农村干部爱把自己当“管权管事管人”的领导,总认为我是领导,我为你服务了,你就得听我的,你就得按照我的安排去做。殊不知,这样的认知和做法不但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反而影响了团结和发展。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要给予群众充分的尊重,要让群众也变成管理者,帮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事务,而不是越俎代庖去代管他们的事务,让群众成为被动的受管理者。不能让群众被动地接受不必要的服务,也不能让群众觉得是在接受施舍,而是要以诚挚的真心让群众感觉到服务的目的是在帮助他们,在授之以“鱼”的同时还要授之以“渔”,这样,群众才能相信你、才会支持你。 广西贺州 李永强 政府保护环境“毁粮”与百姓种林地无本质冲突 畏民”不如“为民” 基层干部是要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之难尤其体现在处置各类冲突上。曾听过乡镇工作的同志诉苦:按照规定,严禁在林地上种植农作物,一旦有人违规种植,不仅要全部处理掉,情节严重者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就是这尽人皆知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起来却难上加难。有人在林地里种上了粮食,且屡教不改。于是,乡镇的干部每年都不得不“毁粮”,毁粮时老百姓哭着闹着甚至吵着要上访告状。面对此景,除了出言劝服、厉声喝止之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由此有的基层干部总结,和老百姓打交道真打怵啊! 笔者以为其实不然。拿这个例子来说,政府“毁粮”是要保护环境,为了谁?老百姓;老百姓种林地是想多出粮食,为了啥?富起来!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实质冲突。如果给老百姓找到了致富新路,利益更大,谁还冒犯罪的险毁林开荒?以此类推,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只是单纯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冲突,而是基层干部在加强管理和服务群众这两点上没有两手抓、两手硬。 有的干部之所以会“畏民”,也是知道老百姓不服自己,自己没有“话说民听”的本事。反过来,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谁都会买账。由此可见,“畏民”不如“为民”,多从群众的立场想法子,让群众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样的基层干部必然受欢迎。 吉林梅河口 王慧莹 临安市为山核桃产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先优服务再优管理 基层干部处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固守“管”的思路既过时又空洞,结果是根本没法管;只有先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山核桃是浙江临安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以往因采摘山核桃而意外伤亡、纠纷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管理一度成为一道难题。当地反思后认为主要是服务不到位,农民为防盗采不得不夜宿山林、为抢上市时间往往未成熟就采摘,摩擦多、收益低。找到症结后,当地统一组织巡逻护林、统一采摘日期,并从山核桃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直到销售渠道、意外保险等,都给予“保姆式”服务。于是,农民自觉自愿地接受统一管理,问题迎刃而解。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党委政府把服务都送上门了,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服务是一根感情的纽带,也是管理的“牛鼻子”。从管理到服务,是干部工作思路的一种飞跃。把管理理解为管与被管的关系,容易使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距离感;而把服务前置,放低干部身段,抬高群众位置,则体现了一种公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诠释了党的干部的宗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建立在为群众搞好服务基础上的管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浙江杭州 徐承坪 敢唱“黑脸”打击违规建房扭转乱建房局面 莫以服务名义忽视管理 我是个基层公务员,在乡镇呆过5个多年头。常听人说,乡镇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为群众更好地服好务。这没有错,但也不能以服务的名义,逃避管理的职责。不能说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一切为了群众,就对“服务”进行片面的理解,以为“服务”就是一味地讨好、迁就一部分人,就是遇到难题绕道走、碰到矛盾踢皮球、面对歪风皱眉头,对一些违反政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我原来工作的乡镇,有个别村的村民占用耕地建房,把房子建在道路两边农田里,个别村干部对这种现象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进行包庇、袒护、纵容,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是服务,反而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造成工作被动。后来对该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新任书记在宣讲保护耕地政策重要性的同时,敢用“狠劲”、敢唱“黑脸”、敢于“打击”,加大对违规建房的管理和执法力度,扭转了乱建房的局面。 既要服务好群众,又要抓好管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小撮”,而是让绝大多数的群众满意。因此,基层干部要谨防以服务之名义忽视管理,在管理与服务并重中维护和发展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江西高安 丁伟 小区绿化带存废之争折射管理服务统一难题 关键在于站位 某动迁安置小区的围墙外有一小段绿化带,平时缺少养护,杂草丛生。小区里的居民于是动手开垦,种上了一茬茬蔬菜,长势不错,也算一道风景。但最近小区贴出通告,说这些农作物有碍环境卫生,要求居民自行清除,否则社区干部将带队整治。居民们想不通了:为什么自己开垦点说是绿化实则杂乱的荒地,社区干部就要管;但贴着小区围墙有商户肆意毁绿,甚至改变围墙原貌,侵占小区土地,社区干部却不阻止? 这只是件小事,但折射的却是基层干部在处理管理和服务关系上的站位问题。作为社区干部,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应是他们的本职。但如果站位发生偏移,就可能出现服务不周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围墙外的那些农作物,要是一开始社区干部就能服务周到、养护好绿化,那么还会有整治的后话吗?再好比商户毁绿、侵占小区面积的问题,要是社区干部适时管理,第一时间上前阻止,那么居民还会“挑刺”吗? 可见,基层干部要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关键就在于站位。只有站对了位置,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尽心尽职地服务为民,基层干部的公信力才会随之上升,基层管理也必然日臻成熟。 上海浦东 俞颂雍 干部要同村民打成一片,但坚持政策不能打折扣 入乡“随俗”不可“随便” 好友在一个偏远山区的乡镇派出所工作,他常抱怨说,一部分基层干部最怕同村民打交道,在处理村民纠纷,调解社会矛盾时,生硬地执行政策,村民不买账,顶牛、撒泼、抬杠等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后果是坚持了政策,丢掉了民心;而另一部分基层干部却同村民打成一片,处理起问题来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是在坚持政策上却存在打折扣、擦边球的情况。 其实,入乡随俗与坚持政策并不矛盾,密切干群关系同降低政策的原则性也没有必然联系。基层干部在面对居民群众时,首要的是融入到居民群众中去,真正做到方言俚语不离口,务实服务不离手,摒弃官气,沾足民气,同老百姓打成一片,真正将自己变成“就是那个村里的人”,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百姓的支持拥护。其次,要有敢于坚持政策的风骨,基层干部既是服务者,也是管理者,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是通过基层干部执行落地的。在解释政策时,要将生硬冰冷的政策规定,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接受的语言,转化为群众切身相关的具体事实。在执行政策时,既要合法,更要合理,坚决依据政策法规办事,不可随便给政策瘦身,给规定松绑,给法规减压,绝对不能因私情而废公理,因一人而损集体。因此,基层干部既要入乡随俗融入群众,又要坚持原则,动真碰硬,争取大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重庆渝中 胡传龙 读者感言 管理与服务,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在依法办事、用刚性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站在百姓角度,切实为百姓服务,发展的步伐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江西九江 付冬民 管理是艺术,服务是宗旨。二者看似相互独立,但实质上密切联系。管理如船,服务如水,只有将服务水平提高了,管理才能跟着水涨船高,才能沿着正确的航道快速前行。 ——山东邹平 刘刚灵 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基层干部要经常换位思考,多为群众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要在管理中保持公道正派,不做亲疏远近、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等让群众骂的事情。 ——北京昌平 孙富强 服务是促进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让服务走在管理的前边,让服务成为管理的润滑油、催化剂,才能使得管理顺畅自然和谐有序。 ——山东临沂 高平熙 服务和管理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落脚点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如果连服务都难以到位,群众如何把你当“自己人”? ——湖北孝感 印言 无论是抓管理,还是强服务,群众就看干部能不能出于公心。出于公心管事的干部,敢担责,敢破难,原则面前不绕弯子、不讲情面,再执拗的群众也能理解。 ——浙江建德 程建全 老百姓并不是不讲理,他们之所以对某些管理产生“抵触情绪”,跟生硬的管理手法有一定关系。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加入真情服务这个“润滑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下方留言删除。

原文链接:http://www.hbxnews.com/g-l-y-f.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366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从前,时光很缓,车马很慢,一生又很短,外面的世界又那么大,看不到多少美丽的风景。而今,河北新闻带你看遍大好山河,万般璀璨。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
官方微信:sqwc66
Email:1727058@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4 河北新闻网 Inc. 苏ICP备2023053670号

页面耗时0.2260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