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延简介_肖延红简介_朵延聚简介

 2024-03-28  阅读 961  评论 0

摘要: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讨论 铫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到刘秀门下,成为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后来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

盖延简介_肖延红简介_朵延聚简介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讨论

铫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到刘秀门下,成为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后来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郡,为建立东汉立下赫赫功劳。历任偏将军、虎牙大将军、魏郡太守、太中大夫、卫尉。受封安成侯。

中文名

铫期

外文名

铫次况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

逝世日期

公元34年

职业

将领,军人

主要成就

辅佐刘秀建立东汉

蓟县闯关

平定魏郡

爵位

安成侯

谥号

忠侯

地位

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二

铫期全身像[1]

铫(yáo)期身材魁梧,容貌威严。他的父亲铫猛曾做过桂阳郡的太守。铫猛死后,铫期为父服丧三年,因此,铫期至孝之名,闻于四方,乡邻都非常敬重他。[2]

更始元年九月,更始帝刘玄委任刘秀做司隶校尉,到洛阳去置办行宫事宜。刘秀路过父城县之时,经冯异推荐,铫期投到刘秀麾下,刘秀以前就听说过铫期的忠孝之名,所以马上任命铫期为贼曹掾(官名,掌管盗贼之事)。[3]

《后汉图》中的插图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令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镇慰河北诸州郡。当时刘秀身边只有冯异、铫期、王霸、祭遵等几十人。[4]

在一路北上的过程中,刘秀派他同冯异巡行各县,审理释放囚徒,抚养鳏寡。冯异和铫期在完成以日常任务的同时,还做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情报工作,他们对河北愿意归附刘秀和不愿意归附的地方高级官员做了一个秘密调查。最后,他们把品秩在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名单草拟了出来,秘密地上报给了刘秀。[5]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二月,王郎在邯郸称帝,下令追捕刘秀。正在蓟县(今北京市)的刘秀等人,由铫期开道,斩关落锁逃出蓟县,一直逃到信都郡(治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旧城)与太守任光会合之后,开始整顿兵马,讨伐王郎。铫期与傅宽、吕晏都被任命为裨将,皆归邓禹节制,攻略周边各县。邓禹首先命令三人分头去征兵。铫期带人到房子县(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征来了数千兵马。邓禹看到铫期成果不小,就任命他为偏将军,分给他兵马二千人,傅宽、吕晏各数百人。邓禹回到信都后,向刘秀报告。刘秀很高兴,就命令铫期北上攻击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宋子(今河北栾城县东),征集士兵。后来,铫期连续攻克了乐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稾县(今石家庄市东南)和肥累(今河北晋县西)等地,局面逐步得到好转。[6]

公元24年(更始二年)三月,刘秀率军去攻打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县南)。巨鹿是邯郸的门户之一,如果拿下了钜鹿,邯郸就成了孤城一座,消灭王郎指日可待。所以王郎马上派遣大将倪宏、刘奉前来援救钜鹿城。刘秀一方面严令诸将加紧围困钜鹿,一方面亲率铫期的步兵部队以及景丹的数千突骑,迎击倪宏﹑刘奉。[7]

双方在钜鹿城外的南奱摆开了战场。刘秀令景丹率突骑作为预备队隐藏在林中,又令铫期率领步兵为先锋迎战。倪宏﹑刘奉的人多,气势极盛。铫期的步兵部队顶不住对方骑兵的冲击,一排又一排的军士被敌人杀死,伤亡惨重。此刻,偏将军铫期作为先锋率部在前面奋力抵抗,拼死狙击。铫期纵马突击,舞动手中的方天画戟,带领手下的士卒,奋力死战。在激烈的混战中,铫期亲手格杀敌军五十余人,锐不可当。然而,敌军势大,蜂拥而上,围住铫期一阵猛攻。铫期的额头受伤,血流如注。铫期飞速撕下头巾,将伤口草草包扎,裹创上阵,再次与敌军混战在一起。这时偏将军景丹亲率两千精锐突骑,犹如猛虎一般飞驰而来,直取敌军侧翼。倪宏﹑刘奉阵脚顿时大乱,全军大败,四散奔逃。[8-9]

消灭倪宏、刘奉之后,汉军直直取邯郸,斩杀王郎。消灭了王郎之后,刘秀论功行赏,分封犒赏诸将,偏将军铫期,由于在平定王郎之变中战功卓著,特地被晋升为虎牙大将军。[10]

连环画《醉挑无敌将》插图

消灭王郎之后,活动在河北的流民军成了刘秀的主要威胁。更始二年的夏秋之间,铜马军在河北一带的活动越来越猖獗,甚至深入到钜鹿郡漳河北岸的鄡县,大有饮马漳河,南攻钜鹿之势。刘秀率部铫期诸将星夜北上,驰援鄡县。双方一交手,铜马军大败,分成几股向南逃窜。一部向正南方向流窜,他们渡过了黄河之后,屯扎于河内郡阳武县清阳亭(今河北清河县东南)一带。另外一部则向东南方向运动,进驻兖州刺史部辖区的东郡博平县(今山东聊城县北)一带。汉军也兵分两路,一路由刘秀亲自率领直扑清阳亭,一路由虎牙大将军铫期率领由鄡县出发,向东南方向追击,直奔博平一线。[11]

铫期率兵到了博平之后,与铜马军在博平城下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几十万铜马军倾巢而出,向汉军万余人发起了猛攻。面对铜马军的挑战,铫期与诸将奋起迎战,他率领着精锐骑兵与步兵混和组成的部队,与对手展开了殊死的拼杀。在铫期顽强的抵抗之下,铜马军虽然人数众多、凶悍善战,却一时半会无法将他其迅速吃掉。但是盖延简介,铜马军人数上的优势太大了,汉军伤亡惨重,再也无法抵挡住对方的攻势,只好且战且退,一直败退到黄河边上。此刻,汉军面前是疯狂扑来、汹涌而来如蝗虫一般密集的铜马军,背后则是滔滔黄河。此刻,铫期所部汉军只剩下几千人,已经濒临绝境,再也没有退路了!面临绝境之时,虎牙大将军铫期显示出了超人的勇气和胆略。他挥舞着手中的大铁戟,第一个纵马而出,率领仅有的几千名汉军向铜马军发起了反冲锋。双方陷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随着战局的进行,铫期所部汉军越来越少,顷刻之间眼看就要被铜马军的滔天巨浪所吞没。突然之间,只听得西南方向杀声震天,一股剽悍的骑兵队伍杀进了铜马军的后队,如入无人之境。原来是刘秀来救援他了。[12]

在刘秀与铫期前后夹击之下,铜马军再也无法抵挡住汉军的猛烈攻击,全线崩溃。他们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他们的大队一路狂奔,向西南方向逃窜。铫期、耿弇等人穷追不舍。在清河国馆陶县(今河北邯郸馆陶县)境内,汉军追上了铜马军,铜马军再次遭到惨败。[13]

此时,流民军高湖﹑重连二部从东南赶来,与铜马军的残兵败将汇合。三股流民军合流之后,在蒲阳(今河北省完县)重新布置阵形,准备迎击汉军。刘秀亲率铫期、耿弇等部汉军与高湖﹑重连、铜马联军又在蒲阳再次展开了决战。这一次,高湖﹑重连、铜马联军被汉军彻底击溃,土崩瓦解,全部投降。[13]

消灭铜马军之后,汉军马不停蹄直扑射犬聚,赤眉别帅、青犊、大彤、上江、铁胫、五幡等部10余万流民军军正在射犬聚(今河南武陟西北)一带集中盖延简介,尤来流民军亦驻扎于射犬聚以南。

汉军扎营之后,青犊军前来偷营劫粮!铫期立即命人向刘秀大营请求增援,翻身上马,本部军马奋起迎击。面对潮水一般涌来的敌军,他挥舞铁戟,率领死战,手杀敌军数十人。在激烈的肉搏战之中,铫期身中三处刀伤,依然死战不退。正在交战之时,汉军的援兵也赶到了。青犊军看到汉军有准备,又畏惧、忌惮铫期的勇猛善战,于是下令撤退回营。[14]

经过铫期等汉军将领的拼死搏杀,最终流民军联军败散逃亡。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封铫期为安成侯,食邑五千户。[15]

汉军在击破流民军联军的时候,还乘机袭取邺城,斩杀了更始大将谢躬,占据了魏郡。为了迅速巩固魏郡,刘秀任命铫期为魏郡太守,仍行大将军事,负责处理有关重大问题。[16]

当时魏郡形势很不稳定:檀乡流民军、五楼流民军侵入魏郡的繁阳县(今河南内黄县北)、内黄县(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同时,魏郡的豪强大族又反覆无常,时降时反;更始旧将卓京(一作卓原)等又密谋在邺城发动叛乱。铫期到任后,他首先发兵击破卓京,斩其将士百人,卓京本人逃亡,妻子儿女被汉军俘获。消灭掉这一势力之后,铫期又出兵打退进入繁阳、内黄的流民军,很快也清剿干净。在解决了明面上的敌人之后,铫期开始整治暗地里的敌人,也就是郡中的那些豪强大户。[17-18]

魏郡的督盗贼(官名)李熊是邺城的豪族地主,其弟李陆曾密谋迎接檀乡流民军入城,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铫期,铫期开始没有任何反应,接连三四的告发之后,铫期召问李熊,李熊叩头认罪,愿与老母俱就死。铫期说:“倘若当差不如做贼,你马上就可以带着老母亲去依靠李陆。”然后,就派人送李熊出城。李熊出城,找到李陆,带着他到邺城西门请罪。李陆又惭愧,又感激,自杀而死。铫期嗟叹不已,命以礼埋葬,并命李熊仍任旧职。从此,魏郡人越发佩服他的威信。[19]

公元29年(建武五年),光武驾临魏郡。以魏郡局势已基本稳定,调铫期回朝廷担任太中大夫之职,随光武到了洛阳。不久,又调任管辖宫廷禁卫军的卫尉卿。[20]

公元34年(建武十年),铫期病故,光武亲临治丧,赐敛服,赠以卫尉、安成侯印绶,谥封为忠侯。[21]

铫期

刘秀正在蓟县宣慰之时,王郎派人来抓捕他,听到消息之后,刘秀命铫期骑马走在最前面开路,自己带上邓禹、冯异、王霸、祭遵等人冲出府门,夺路而行,直奔蓟县南门而去。[22]

当时,情势极其危急,刻不容缓。刘秀一行仓惶出逃,衣冠不整,样子非常狼狈。大街上的市民们看到后,觉得非常好笑,纷纷上来围观。顷刻之间,看热闹的人涌上大街,把道路堵的严严实实,几乎无法通过。此时,铫期骑着战马走在最前面,见此情形,他怒目圆睁,厉声大喝:“跸(只有皇帝才能用。据《汉仪注》载:“皇帝辇动,左右侍帷幄者称警,出殿则传跸,止人清道也。”)!”说罢,他挥舞铁戟,虎虎生风,市民们吓得纷纷躲避,这才让开了一条路。[22]

此时的南门口已经 *** ,大门紧闭并且上了锁,而且还有全副武装的守城士兵在把守,为首的守城门官正在指挥士兵们巡逻。铫期第一个纵马赶到舞动画戟,当场砍翻了几个。其余的人一看,吓得惊惶失措,纷纷逃散。守城门官见铫期不好惹,也吓得溜之大吉。铫期挥舞铁戟,砍断城门上的铁锁,放下了吊桥。城门终于打开了,刘秀等一行人等从门洞飞驰而出总算是逃离了蓟县。[22]

消灭王郎之后,铫期看到刘秀的势力壮大,就有了拥戴刘秀做皇帝的想法。有一天,铫期对刘秀提出了建议:“河北之地,地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雄勇。如今刘玄失政,四海无主。明公据河山之固,拥精锐之众,以顺万人思汉之心,则天下谁敢不从?”铫期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刘秀登基称帝。刘秀笑道:“你想让你上次传跸之事成为事实吗?”说完,哈哈大笑,再没回答。[23]

刘秀虽然没有正面回答铫期的建议,但从此更信任铫期了,因为铫期是第一个劝进他当皇帝的部下。

铫期在朝廷供职,忧国爱主,有不得不谏的事,必是犯颜诤谏。刘秀曾经轻身与期门进出,铫期在车驾前叩头说:“臣听说古今的警戒,事变往往生于不意之中,实在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刘秀听从他的劝谏,调转车头回宫去了。[24]

新野李湖文化苑铫期浮雕

范晔《后汉书》:“容貌绝异,矜严有威。”[25]

范晔《后汉书》:“重于信义,自为将,有所降下,未尝虏掠。乃在朝廷,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

谈迁:“岑彭、姚期,平西蜀而斩王郎矣。”[26]

英廉:“若夫虎臣罴士,折冲宣力、马超囊足、铫期摄帻、渴赏捐躯实不乏人,而一闻如是者。”[27]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铫期名列第十二位。[28]

儿子:铫丹,继承安成侯爵位,后改封为葛陵侯。[29]

儿子:铫统,铫期死后被封为建平侯。[29]

孙子:铫舒,铫丹之子,继承葛陵侯爵位。[29]

曾孙:铫羽,铫舒之子,继承葛陵侯爵位。[29]

玄孙:铫蔡,铫羽之子,继承葛陵侯爵位。[29]

《后汉书》、《东观汉记》有传。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均有事迹记载。

《重修咸阳县志》记载:“(铫期墓)在(咸阳)县东北二十里西郭村里许。

王梁饰演的铫期

在中国大陆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王梁饰演的铫期。

连环画《三请姚期》封面

在《东汉演义》等通俗小说及民间流传的评书、评话等民间曲艺之中,铫期被写作姚期,字次况。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星号井木犴。

铫期原来是个猎户,傻头傻脑。当时刘秀正在躲避官兵的追拿,恰巧被铫期的老母亲收留,铫母知道刘秀的身世后,就要儿子跟随刘秀。铫期舍不得丢下母亲,不愿意去。铫母便趁儿子不留意就上吊自杀了。从此随刘秀征战四方,成为汉军四大先锋之首,枪挑梁方,活捉苏献、王莽,立下赫赫战功。平定天下之后,被封为安城侯。

田连元的评书《刘秀传》中,姚期乃桂阳太守“今世霸王”姚猛之子,手使乌金虎头枪,曾战败在父亲病危时来寻仇的四个敌人,自此人称“神枪无敌黑金刚”,父亲亡故后随母亲归隐到鬼神庄。归刘秀后第一战便枪挑“铁枪镇三江”王巡。[30]

田成荣饰演的铫期

有关铫期戏曲有《草桥关》、《上天台》、《打金砖》、《姚期》、《汉宫惊魂》等,内容也是大同小异:铫期的儿子铫刚杀死了作威作福的国舅郭荣。西宫郭妃由此怀恨铫家父子,在后宫用计破刘秀酒戒,趁刘秀酒醉传唤铫期前来加以陷害,刘秀没有觉察到,铫期被诬以非礼之罪被郭妃推出问斩。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谁?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唐代中期名臣。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了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戏说中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少时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猎获总比他人多。读书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后汉被后周所灭,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北汉。杨业弱冠即跟随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宗北征,素闻杨业之名。北汉投降之后,派使者召见杨业,即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班师回朝后,又授郑州?刺史。宋太宗以杨业“老于边事”,拜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随军北伐,因监军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并且没有得到支援,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今山西宁武),杨业见无人支援,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卒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杨业无限悲愤,为表白忠心,绝食三日而死。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李庭芝(公元1219年-公元1276年),字祥甫,随地(今湖北随州)人,宋末抗元名将著名将军。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宝祐中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与姜才一起转战到泰州,突围失败,被执殉难。

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与陆秀夫、文天祥并称“宋末三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卢象升(1600~1639) ,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汉族,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年间进士,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崇祯十二年(1639年),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授户部主事,擢员外郎,死后追赠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

阎应元(?-1645)字丽亨,汉族,直隶(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可谓是明末民间第一英雄也!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中国明朝末年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以殉国前消遣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张同敞 (?—1650年),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明末抗清名臣,民族英雄,名相张居正曾孙,以荫补中书舍人。 南明永历年间,任兵部侍郎、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又因其“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永历帝授予翰林院侍读学士。曾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为师,与瞿式耜、王夫之、金堡一同在湖广地区举行抗清活动,后同守桂林,并任桂林总督。1650年(顺治七年、永历四年)与瞿式耜在桂林被孔有德俘获,后二人坚贞不屈,被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1664年(康熙三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

关天培(1781—1841年),字仲因,号滋圃 ?,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历任把总、千总、守备、参将、副将、提督等要职。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消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朝廷追谥为忠节,加封振威将军。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左宝贵(1837—1894年),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幼年家贫。父母早丧,孤无所依。后被迫携两弟投效江南军营,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参与镇压过太平军、捻军和东北伐木工人、挖金工人、东荒教民起义。清政府先后奖给其六品军功,颁赏奖武金牌、白玉翎管、白玉搬指、大小荷包,赐予铿色巴图鲁勇号,赏穿黄马褂,头品顶戴,赏戴双眼花翎,封建威将军。其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援朝,战死于朝鲜平壤之玄武门,光绪帝给予他“太子少保。谥忠壮,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等封号,将其事迹交付国史馆立传。后在其家乡建有衣冠冢。

左权(1905年3月15 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1925年加入中国***;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国***,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佟麟阁(1892-1937),满族 ,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

赵登禹(1898 --1937),字舜城,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 ?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上下五千年的内容

由张角领导。

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 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影响

在组成三十六方、确定起事日期上,张角的确为黄巾军起了领衔作用,但后来却失去了这种有计划性的行动。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指挥,张角虽是太平道的领袖,却只在冀州转战,没有为其他军团作调控,没有同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四处抢劫。

加上当友军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官军利用此缺点予以各个击破。虽然黄巾之乱,令天下震动,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黄巾军终未能推翻汉朝。

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晚期的政局有深刻影响。为了有效平定叛乱,朝廷对暴动频发和集中的刺史监察区改置州牧,延缓了黄巾之乱对全国的蔓延,起到了减缓东汉结束的作用。董卓掌权后,地方手握重兵的刺史和太守集体反叛中央朝廷,为东汉晚期军阀鏖战揭开序幕,史称群雄割据,是三国分立的远因。

扩展资料:

一、背景

1、统治腐朽

东汉中期以后,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显示出来。朝廷上宦戚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敲诈勒索。经济上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地不断壮大,土地兼并激烈进行,使大批农民失掉土地,或流离失所,人民负担沉重,苦难日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到了桓灵时期,羌乱导致国家财政逐渐枯竭,为了维持朝廷的运转和财政开支不得不经常减百官俸禄,借王侯租税,以应付军国急需;桓帝时期还一度公开地卖官鬻爵,大肆聚敛。

到了灵帝时期,更变本加厉,拼命搜刮。他公布卖官的价格,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甚至不同的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议价。官吏一到任,就尽量搜刮民众。

政府为了多卖官,就经常调换官吏,甚至一个地方官,一个月内就调换几个人。为了刮钱,灵帝还规定,郡国向大司农、少府上交各种租税贡献时,都要先抽一分交入宫中,谓之“导行钱”。

又在西园造万金堂,调发司农金帛充积其中,作为他的私藏。他还把钱寄存在小黄门、中常侍那里,各有数千万。

东汉后期的七八十年间,各州刺史部检察区所辖的郡县的小规模的民变此起彼伏。这些民变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当时有一首民谣说:“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2、太平道的创建和传播

与此同时,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于冀州魏郡(今河北邯郸),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据说,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

因此,追随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刺史部监查区所辖郡县,几乎占了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二。

张角在民间活动十多年,有三、四十万人(号称)加入,张角见信徒渐多,便创建了“黄天太平”,又称“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称“大贤良师”,他把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个领袖,全由张角控制,反抗汉室之声日盛。

太平道是中国最早的一个道教组织。张角知道当时人民仇恨官府,便借治病传教,秘密起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巾起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约170万-4000年前)

(一)介绍:

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他手托天,脚踏地,将天地支撑起来。临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化成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良田沃土、矿藏宝物,一个美好的世界诞生了。

过了几万年,天神女娲来到大地,随手拾起一块湿泥巴,仿造自己模样捏了泥人,他们居然活了,于是天地就有了人类,这就是女娲造人的动人神话。

(二)大事:

1、黄帝大战蚩尤:五千年前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有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强的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黄帝大战蚩尤,大获全胜,被推举为部落首领。黄帝在远古时代为华夏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后人推崇,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自称是黄帝子孙。因为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本是亲近,所以有时也称为炎黄子孙。

2、大禹治水:传说在黄帝以后,相继的出现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是尧、舜、禹。大禹治水有功,他治水的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及黄河两岸,终于治好了全国的水患,被舜选为继承人。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做了他的继承人,氏族部落的选举制度被废除了,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度。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二、奴隶王朝,三代更迭——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

(一)夏王朝的灭亡:夏王朝统治中国大约四百年,到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他是个出名的暴君。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推翻夏朝。商汤最后把夏桀流放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一直到死。夏朝就被商朝取代了。

(二)周武王伐商纣:商朝在以后的3百年中,搬了五次都城,王位也不断更替。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叫纣,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而且是个军事天才,作战指挥大军,无往不胜,并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这是商纣王值得称颂的地方。

但在长期征战中,军备和人民的消耗、负担无疑都是很大的,纣王不顾人民死活,一味贪图享乐。纣王的寻欢作乐、欺压百姓、杀害忠臣的行为加速了朝政的腐败和商朝的灭亡。

西部有一个部落周,部落首领为周文王,决定讨伐商纣,死后周武王即位。周武王与姜太公精心策划,会同各路都侯,兴兵伐纣,大获全胜,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

(三)周王朝的兴衰:周朝在成王、康王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到了第十代国王——周历王是个昏君。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杀死了历王。进行了“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王都从镐京迁到东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以前的周朝称为西周,把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三、战乱频繁——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一)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都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十几个大国都想称霸,你争我夺,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吴越之争时,勾践在吴国服役三年,为了不忘记耻辱,天天尝胆,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越国,由于他卧薪尝胆兢兢业业越国一天天强盛起来,公元前478年发动了灭亡吴国的战争,经过三之久的围困,吴王最终被迫自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起义的不断暴发,奴隶社会走向没落。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始。

(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战国七雄”,即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国家,各个都侯国经过254年的纷争攻伐,于公元前221年,秦国最终灭掉了六国,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王朝。

四、物极必反,众望所归——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206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王政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他把统一的国家定为秦,国都定于咸阳,他认为他的功绩很大,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自称是始皇帝。

他在位时的功绩:建立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修筑了万里长城等;他的暴政:焚书坑儒,修建奢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陵墓。

(二)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的暴政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抗,二世即位后,他的暴政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揭竿而起”,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由于军事上的失误和内部矛盾,只经过六个月就失败了。

(三)汉王刘邦、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08年,发生了巨鹿之战,项羽率领农民起义军摧毁了秦军主力。同时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杀进咸阳,灭了秦朝。公元前220年楚汉之争中,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

(四)汉王朝兴衰(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公元前220年2月刘邦做了皇帝,称为汉高祖,建都洛阳(后迁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朝。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代雄主,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时起儒家学术几乎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思想文化领域。

汉武帝打败了匈奴。由于汉王朝的残暴和贪婪,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汉王朝,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军的起义,汉王朝摇摇欲坠,董卓之乱以后,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都侯,东争西讨,他的权利远在皇帝之上,势力渐渐强大起来。

五、三足鼎立,群雄争霸——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

(一)三国鼎立:公元208年发生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打败了曹操。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定国号魏,主要控制黄河领域及北方一带;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控制湖北、湖南和四川一带;公元220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控制长江中下游一带,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二)两晋南北朝:三国连年征战,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魏立晋(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复归统一。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灭西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前后出现20个割据政权。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中国北方,方获近百年的相对稳定。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在南方,公元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立偏安江南的政权,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以后又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四朝更迭。此四朝与北魏以降的北方政权相对峙,是为南北朝,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才再次结束割据局面,使全国重归统一。

六、华夏统一——隋唐五代(公元581年—960年)

(一)隋朝的兴衰: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攻克了南朝的都城,陈兵溃败近300年的南北政权被消灭了,中国南北统一了。公元604年,杨广即位,即为荒*亡国的隋炀帝。公元617年右屯卫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用丝带勒死了隋炀帝,隋朝也随着灭亡了。

(二)唐朝的兴衰:隋朝的大将李渊起兵反隋,公元618年,他当上了皇帝,称唐高祖,国号为唐,定都长安,经过几年的平乱,公元624年,唐统一了全国。经玄武门事件后,唐太宗即位史称贞观之治。

唐代后期,李隆基即位——唐玄宗,这一时期史称为“开元盛世”,经过八年的安史之乱,国家的经济出现了破坏,出现了藩镇割据,唐朝走向了衰落。

(三)五代十国:五代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混战的继续和发展,中原有五个王朝,中原以外有十个国家。

七、边境战乱,九州统一——宋元(公元960—1368年)

(一)宋王朝的兴衰:公元960年初,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

宋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一下子结除了高级将领的兵权,把权利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失败。民族英雄岳飞英勇抗金,最终遭奸臣迫害致死,宋王朝加速了灭亡。

(二)元朝的兴衰:公元1271,忽必烈将蒙古国的国号改为元,历史上的元朝从这时候开始。1279年忽必烈消灭了南宋。1368年元朝灭亡,元朝一共只有98年。

八、明末混乱不堪,清朝取而代之——明和清前期(公元1368年---1840年)

(一)明朝的兴衰: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社会腐败,农民起义不断,朱元璋夺取了农民起义的政权,1368年5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可多见的杰出君主,一生勤于政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做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巩固了明朝的政权。

到明成祖在位时我国的航海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末年东北地区出现了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领袖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616年,他即位称汗,国号大金(史称为后金),与明朝公然分庭抗争。

(二)清朝的建立:经过萨尔浒大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紧逼,到皇太极即位,用反间计掉了对手袁崇焕大将,打那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成满州,162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勾结清兵镇压了起义军,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

九、王朝腐败无能,名士奋起抗争——晚清和民国

(一)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对内实行残酷暴政,对外软弱无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

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

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二)民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

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府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下方留言删除。

原文链接:http://www.hbxnews.com/g-y-j-j.html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管理员

  • 内容366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从前,时光很缓,车马很慢,一生又很短,外面的世界又那么大,看不到多少美丽的风景。而今,河北新闻带你看遍大好山河,万般璀璨。
扫码关注
联系方式
电话:
官方微信:sqwc66
Email:1727058@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4 河北新闻网 Inc. 苏ICP备2023053670号

页面耗时0.2027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24次